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5-2026学年第一学期“形势与政策”集体备课会

作者:徐伟信 时间:2025-10-24

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要求,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期间“以评促建、以评促改、以评促管、以评促强”的理念落实,进一步提升“形势与政策”课教学质量,10月23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“形势与政策”课集体备课会。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毛立峰主持。

会上,毛立峰书记传达了教育部《关于开展2025—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》精神,并作动员讲话。他指出,“形势与政策”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,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。授课教师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深刻认识“形势与政策”课程的重要性,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,主动对标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要求,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。他强调,集体备课是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途径,也是推动教学改革、提高教师能力的关键环节。全体教师要在研讨基础上结合自身专长,形成个性化教学方案,不断创新教学方法,讲好新时代的“形势与政策”课,为学校迎评促建、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
“形势与政策”教研室负责人徐伟信介绍了本学期课程的整体安排、教学计划及专题设计。徐伟信和熊明威老师分别汇报了“决胜‘十四五’、奋发向前行”和“纪念抗战胜利、坚定民族信念”两个专题的教学思路与重难点。

在研讨环节,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浩、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欧万彬及“形势与政策”讲师团教师代表,围绕教学重点、课堂管理、案例设计、互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。与会教师结合教学经验,就如何讲深讲透课程内容、提升课堂感染力和针对性提出了建设性意见。与会教师认为,本学期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和青年学生思想特点,专题设置科学,教学材料丰富,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思想性、理论性和时代性。

本学期“形势与政策”课程将于10月28日开始,12月14日结束。


浙江外国语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 联系电话:0571-88219259